激酶重組蛋白在信號轉導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發布日期:2022-06-21 瀏覽次數:93
重組蛋白表達是將目的基因通過電轉化或者熱激等手段轉入合適的宿主中,利用宿主的特定生理、生化和遺傳特點進行目標蛋白大量表達及純化的生物技術。 激酶重組蛋白是一類催化蛋白質磷酸化反應的酶。它能把腺苷三磷酸上的γ-磷酸轉移并共價結合到特定蛋白質分子中某些絲氨酸、蘇氨酸或酪氨酸殘基的羥基上,從而改變底物蛋白質及激酶的構象和活性。蛋白激酶內都存在一個同源的由約270個氨基酸殘基構成的催化結構區。在細胞信號傳導、細胞周期調控等系統中,各種蛋白激酶形成了縱橫交錯的網絡,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起了廣泛的作用。
激酶重組蛋白可聚集成組、家族和亞家族,伴隨序列相似性和生物化學功能的增加。激酶進化樹圖顯示出這些催化區之間的序列相似性:兩個激酶間沿分支的距離與兩個序列間的差異成正比。已經標記七種主要組別,并用不同顏色進行區分。在信號轉導中主要作用有兩個方面:其一是通過磷酸化調節蛋白質的活性,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是絕大多數信號通路組分可逆激活的共同機制,有些蛋白質在磷酸化后具有活性,有些則在去磷酸化后具有活性;其二是通過蛋白質的逐級磷酸化,使信號逐級放大,引起細胞反應。
激酶重組蛋白的兩種檢測方法如下:
放射性同位素法: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有諸多優點:它是直接檢測的方法,放射性同位素的靈敏度很高,測試結果非常準確,被認為是蛋白激酶生化活性檢測的“金標準”。因此,至今還有很多人繼續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作為檢測激酶活性的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方法主要有膜過濾法和接近閃爍計數法兩類。
非均相非放射性同位素法:
由于放射性同位素存在上述一些缺點,科學家們開發了眾多的非放射性激酶檢測方法,包括酶聯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譜法、質譜法、核磁共振波譜法、毛細管電泳等。